一般情况下,小儿退热贴腋下体温超过37.3°C时可以使用,但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体温未超过38.5°C,一般不建议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是一种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通过凝胶中水分的挥发,从而带走人体的热量,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当腋下体温超过37.3°C时,可以使用退热贴。使用时,将退热贴贴在患儿的额头、颈部大动脉、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但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不当,引起皮肤损伤。
如果体温未超过38.5°C,一般不建议使用退热贴。如果体温超过38.5°C,建议患儿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退热的作用。服用药物时要注意多喝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如果患儿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儿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