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
1、发热
发热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症状,患者多伴有全身酸痛、乏力等不适。如果患者腋下体温低于38.5°C,可以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如果腋下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2、腹痛
腹痛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以腹部阵痛、绞痛为主。腹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有关,多在下腹部或左下腹。急性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痛,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慢性细菌性痢疾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
3、腹泻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腹泻症状,腹泻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中度脱水者可静脉补液,也可口服蒙脱石散。
4、排黏液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可引起排黏液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症状,患者多有腹泻严重的表现,即使排便后仍有便感,并伴有腹痛、乏力等不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