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周围动脉瘤的主要症状?

何宗全 外科 主任医师
铜陵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的局限性膨出或梭型扩张性病变。以搏动性包块为主要症状,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周围动脉瘤是指主动脉以外的动脉区域发生的动脉瘤,以股动脉和腘动脉处最为常见。

英文名称
peripheral aneurysm
就诊科室
外科
常见发病部位
股动脉和腘动脉
常见病因
动脉硬化、动脉损伤、破裂、感染、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病等、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医源性
常见症状
搏动性包块、局部疼痛、肢体肿胀等
病因
1。动脉硬化
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发生退行性变,难以承受压力而引起,一般多为真性动脉瘤。
2。损伤
动脉损伤、破裂后于局部形成血肿,并与动脉管腔相通,后被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某些部位的慢性摩擦、挤压,也可导致动脉瘤。
3。感染
脓毒症、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结核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侵袭、破坏动脉壁,形成动脉瘤;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使动脉壁中层变性、破坏,发生动脉瘤,现已少见。感染所致者,多为假性动脉瘤。
4。动脉炎性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病等,导致动脉发生非细菌性炎症,从而形成动脉瘤,多见于青年人。
5。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Marfan综合征和Ehlers-Danlos综合征,前者与胶原代谢缺陷、后者与胶原形成异常有关;多见于青年人,且伴有各自较为特殊的临床表现。
6。医源性
血管转流术后的吻合口由于感染,缝线脱落、张力降低等,可导致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动脉穿刺或行腔内治疗后,局部可形成穿刺点假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1。局部搏动性包块
动脉瘤典型的表现为搏动性包块,表面光滑,可伴震颤及杂音等,压迫病变近端动脉,可使包块缩小、张力降低,震颤及杂音减弱。
2。局部疼痛
随动脉瘤逐渐扩大,局部可出现胀痛或跳痛,突然出现的疼痛或疼痛突然加重,可能是动脉瘤急性扩张,或是破裂的先兆。
3。压迫症状
动脉瘤由于其占位效应,可压迫周围神经、静脉及器官等,产生相应症状。随动脉瘤的部位、受压结构不同,症状各异。压迫神经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压迫静脉可导致回流障碍,产生肢体肿胀。
4。栓塞症状
动脉瘤瘤腔内的附壁血栓、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导致远端动脉栓塞,急性缺血。症状随栓子大小及栓塞部位不同而异,可发生远端肢体疼痛、苍白、发凉、麻木、感觉、运动障碍及肢端坏疽等。下肢动脉瘤中,以腘动脉瘤对肢体的威胁性最大。
5。破裂症状
由于压力作用,动脉瘤不断扩大,最终可发生破裂、出血,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危及生命。治疗
周围动脉瘤一经确诊,应根据其病因、部位、大小、附壁血栓等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治疗方案。部分风险较低的患者可密切随访,观察变化,余需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有:
1。动脉瘤切除与动脉重建术
原则上应行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术;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术;动脉瘤结扎、旷置,解剖外旁路术;假性动脉瘤如破口较小,可行补片修补术;或注射凝血酶将假性动脉瘤转换为血肿,并逐步吸收。
2。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为微创治疗方法,于瘤腔内植入覆膜支架,并锚定于两端正常动脉壁,从而隔绝动脉瘤并重建血供。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等优点,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66
2019-08-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