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黑便等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出血的情况,而肠道黏膜受到损伤后会导致蠕动减慢,使患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等。
2、腹痛
由于肠道黏膜受到损伤,会导致肠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此时患者会出现腹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隐痛、胀痛等,而且疼痛并不固定,多在排便后有所缓解。
3、黑便
由于下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会随着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因此会导致患者的大便颜色出现改变,主要表现为黑便,而且大便的表面会伴有血丝。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呕吐鲜血、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内镜检查、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