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一般指手足口病,宝宝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一般有发热、口腔黏膜白斑、疱疹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宝宝,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该病的传染性极强,一旦患病需要及时治疗。
1、发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当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起发热症状。
2、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的白色斑片是手足口病比较明显的特征,该症状还可能出现在手、足、臀等部位,而且斑片不容易擦掉。
3、疱疹
部分患儿在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疱疹,主要表现为斑疹、丘疹和水疱。
除此之外,部分患儿在手、足、口等部位还会出现溃疡、疼痛的症状。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如果出现口腔黏膜的损伤,可使用淡盐水漱口,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要注意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避免抓挠皮肤,以免出现破溃感染的情况。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