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身上可能会有出血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出血点都是肝病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症、肝硬化等原因引起。
1、肝病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其中肝硬化属于肝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使凝血功能下降,从而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可表现为皮肤有出血点,还可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2、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多见于婴儿、青少年、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还可出现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K1、维生素K2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细胞发生严重损伤后,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肝脏变硬,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肝病患者出现身上有出血点的现象,还可伴有腹水、脾大、食欲减退等症状。肝硬化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引起,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