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由邻近组织炎症病变波及血管壁致病的为继发性血管炎。病变部位可有血栓形成或动脉瘤样扩张,愈合的病变可出现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增生,可导致管腔狭窄。
1、患者可发生多形性皮肤损害,但往往以可触及淤斑为多见。
2、还有非特异性发热,约2/3的患者有关节痛及关节肿胀。
3、病变可侵犯粘膜,发生鼻衄、咯血、便血。
4、有1/3的患者肾脏受累,有蛋白尿血尿,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5、可侵犯神经系统,如有头痛、复视、妄想、精神错乱,甚至有脑血栓形成和瘫痪,咽下困难,感觉和/或运动机能障碍等。
6、心脏损害是心肌梗死、心律紊乱和心包炎。
7、系统性血管炎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巩膜外层炎及视网膜出血。
。
-
提问:
您好,开始发病时是发热,现在就是腿发紧,脚麻,疼,还有您第一条说的,有血瘀,该这么治疗呢?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呢?
回答:
血管炎分1.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一般有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不规则的发热。皮肤损害可为多形性,有红斑、结节、紫癜、风团、血疱、丘疹、坏死及溃疡等。以膝下为最常见,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肤损害最多。较多的皮肤损害开始特征为紫癜样斑丘疹,压之不褪色,故这种淤斑都是高出皮肤可以触及的,这是本病的特征表现。水肿以踝部及足背为重,午后较明显,并伴有两下肢酸胀无力。 2.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多为急性发病,通常有头痛、不规则发热、不适、乏力、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症状。病程不一,轻重不同,若是一次接触抗原,3~4周愈合,若反复多次接触抗原,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病变可侵犯黏膜,发生鼻出血、咯血。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肾衰竭是主要死因。侵犯肠道可有腹痛、脂肪痢、便血、急性胆囊炎等胃肠道症状。区别皮肤和系统性血管炎是确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仅限于皮肤的血管炎患者预后良好,而有系统疾病的患者具有长期器官损伤的风险。建议你去医院检查,确诊病因。
2019-10-05 13:2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