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乙型肝炎是什么?

李明远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急性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其潜伏期较短,通常为2-6周,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黄疸等症状。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在发病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如果患者出现黄疸等症状,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等,以免加重病情。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66
2022-09-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