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内囊性低密度灶什么意思

张刚 肝病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内囊性低密度灶是指肝脏的占位性病变,通常是肝脏B超或CT的一种异常表现。

肝脏的占位性病变是通过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的一种结果,提示肝脏内出现了一个或多个囊性肿块,通常是肝脏良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脂肪变性等。其中,肝内囊性低密度灶是肝脏B超或CT的一种异常表现。肝内囊性低密度灶是肝脏良性病变之一,其病因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肝脏寄生虫感染、肝外伤等因素有关。大多数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囊肿较大,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如果肝内囊性低密度灶是由肝囊肿引起的,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如果肝内囊性低密度灶是由肝血管瘤引起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如果患者出现肝内囊性低密度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66
2021-03-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