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溶栓药物后,应检测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ACT(活化凝血时间、活化全血凝固时间)。
当这些指标降到正常对照值的1.5至2倍时,应继续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无严重循环障碍的肺栓塞患者,推荐使用普通肝素(UFH)进行溶栓后的持续抗凝治疗。即使在有溶栓禁忌的情况下,肝素仍然是一种可用的治疗选择。其作用机制在于,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可显著提高ATⅢ的活性,大约提升100至1000倍。形成的肝素ATⅢ复合物能够与因子Ⅱa(凝血酶)、Ⅹa、Ⅸa、Ⅹa和Ⅻa结合,从而抑制这些因子的活性。
当这些指标降到正常对照值的1.5至2倍时,应继续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无严重循环障碍的肺栓塞患者,推荐使用普通肝素(UFH)进行溶栓后的持续抗凝治疗。即使在有溶栓禁忌的情况下,肝素仍然是一种可用的治疗选择。其作用机制在于,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可显著提高ATⅢ的活性,大约提升100至1000倍。形成的肝素ATⅢ复合物能够与因子Ⅱa(凝血酶)、Ⅹa、Ⅸa、Ⅹa和Ⅻa结合,从而抑制这些因子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