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血小板高多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导致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升高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分担心,一般不用特殊治疗。
2、缺铁性贫血
幼儿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铁元素,出现缺铁性贫血,同时可能会伴随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硫酸亚铁糖浆、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平时可以吃红枣、猪肝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家族中有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人,其后代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概率较大,可能会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如果幼儿血小板持续升高,可以通过静脉输血小板的方式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肿瘤等原因有关,建议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