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肝炎、肝硬化等原因导致的。
1、正常现象
甲胎蛋白是由早期胚胎和胎盘产生的一种血清糖蛋白,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中具有较高的浓度,但一般不会高于400μg/L,且在胎儿出生后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果婴儿的甲胎蛋白偏高,但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则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2、肝炎
肝炎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的疾病。所以当婴儿患有肝炎时,也会引起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可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组织结构紊乱,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一般较轻,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上腹疼痛、脾大、甲胎蛋白偏高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家长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出现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