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降到5μmol/L以下算正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溶血,导致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出现的一种疾病。溶血性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并且可能会逐渐加重。其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抵抗力很弱,母亲的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体内红细胞被破坏,产生的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出现溶血性黄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逐渐消退,最长可延迟3-4周。如果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降至5μmol/L以下,一般就算正常。
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出现饥饿或者消化不良的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其黄疸的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另外,新生儿还应注意避免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同时接触,以免导致出现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