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全血粘度偏高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全血粘度偏高可能表明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与年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全血粘度检查用于评估血液流动性和凝固性,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新生儿为3.13~5.53 mPa·s,成人为3.84~5.31 mPa·s。全血粘度偏高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减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的原因包括脱水、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针对全血粘度偏高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如高脂血症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降血脂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喝水,避免脱水,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脂、高糖食物。
患者在进行全血粘度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66
2024-02-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