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胆管炎、肝硬化等原因导致的。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时,胆道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从而导致胆汁排泄异常,出现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是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早期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
3、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是指由胆道结石、胆道炎性狭窄、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主要表现为腹痛、皮肤和眼睛变黄、发热等。如果患儿存在胆道梗阻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4、胆管炎
胆管炎是指胆道梗阻并发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道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如果新生儿存在胆管炎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肝硬化
肝硬化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引起肝功能损害,从而导致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儿也可以通过肝脏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