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减弱、吞噬细胞功能降低等,导致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并发展为败血症。可通过营养支持疗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如口服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由于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使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或者暂时停药一段时间,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3.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侵袭而诱发败血症。对于这类患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水平,通过护肝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护肝。
4.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减退
皮肤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外来病原体入侵。当其受损时,病原体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完整性,避免擦伤、割伤等损伤。可使用碘伏消毒液进行伤口护理。
5.外伤后未及时处理感染
外伤后若未及时清创消毒,可能导致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感染。此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清创术。同时可配合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发热等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液培养、尿常规、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