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肢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剧烈运动、缺钙、发热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剧烈运动
儿童经常进行剧烈活动,例如跑步、打球等,容易损伤下肢肌肉纤维组织,产生疼痛感。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办法缓解疼痛,平时要注意适量运动,运动前要适当热身。
2、缺钙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会增加,如果钙质补充不足,会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等。
3、发热
当儿童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发热时,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血液流速加快,刺激下肢神经,从而引起疼痛。如果体温低于38.5°C,可以通过冷敷、酒精擦拭等办法缓解疼痛,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滑膜炎、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