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糖尿病尿失禁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糖尿病尿失禁可能是由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自主神经病变、泌尿系感染或膀胱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包括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这会影响这些肌肉和器官的功能,导致尿液控制能力下降。患者可通过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肾脏造成损伤所致,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增加,尿液浓缩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尿频和尿失禁。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3.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包括膀胱和尿道。高血糖导致的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这些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尿失禁。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通过口服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4.泌尿系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情况,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
5.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膀胱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会引起膀胱频繁收缩,进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非处方止泻剂缓解腹泻症状,如蒙脱石散、复方樟脑酊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并及时发现尿失禁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减少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