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外渗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当药物外渗时,其中所含成分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刺激和损伤,引起炎症反应。使用含有刺激性物质的药物时,应尽量减少其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以降低外渗风险。
2.留置时间过长
长时间留置导管会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从而诱发炎症反应。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更换输液部位,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
3.患者皮肤薄
患者的皮肤比较薄,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现炎症反应。对于皮肤较薄的患者,在输液前可涂抹一些保护剂,如维生素E乳等,以减轻不适感并促进愈合。
4.患者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会影响静脉血的回流速度,增加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概率。针对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体位引流、按摩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5.患者存在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会使静脉壁变得脆弱,易受药物刺激而发生炎症。对于存在血管硬化的患者,应选择弹性好、柔软度高的导管进行输液操作。
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皮肤状况,特别是接受化疗或其他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心动图、深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静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