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鼻子内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鼻子内出血可能源于外伤、鼻腔干燥、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鼻炎、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这些都可能导致鼻黏膜脆弱或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患者应避免剧烈擤鼻涕或挖鼻孔,并保持鼻腔湿润,以减少出血风险。
1.外伤
外力作用导致局部黏膜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可通过按压止血法进行处理,即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向后上方压迫5-10分钟。
2.鼻腔干燥
由于空气湿度低或者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而出现干燥的情况。若患者经常挖鼻孔或用力擤鼻涕,则会导致鼻腔黏膜受损,从而引起出血。可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湿度,也可涂抹红霉素软膏保护黏膜。
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壁先天发育不良,导致其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当病变累及到鼻腔时,就会引起反复的鼻出血。对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引起的鼻出血,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K类药物如维生素K1片、维生素K3片等促进凝血。
4.慢性鼻炎
慢性炎症反应使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在轻微刺激下即可引起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缓解不适。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导致止血功能缺陷的一组疾病。此时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低,无法正常发挥凝血作用,因此易出现自发性出血。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鼻出血,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等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
建议定期进行耳鼻喉科体检,包括内窥镜检查和血液凝固功能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66
2024-03-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