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黏膜水肿
尿道黏膜受到真菌感染后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尿道黏膜水肿会增加排尿阻力,引起排尿困难或疼痛等症状。
2.尿道狭窄
当霉菌侵入尿道并大量繁殖时,会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和脱落,进而形成瘢痕组织,引发尿道狭窄。尿道狭窄会引起排尿不畅、尿流变细、尿线中断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尿潴留。
3.尿道梗阻
由于霉菌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使尿道内出现肿胀、分泌物增多等情况,从而造成尿道梗阻。尿道梗阻会造成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一系列症状,长期未治疗还可能诱发肾积水等问题。
4.尿道瘘
尿道瘘是由于霉菌引起的尿道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所致,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发生炎症可导致尿道壁受损而形成瘘管。尿液会通过瘘口渗漏到其他器官或体腔中,引起不适及并发症。例如,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可能会因尿液流入阴道而加重病情。
5.尿潴留
尿潴留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其中包括尿路梗阻、神经损伤或其他疾病状态,这些因素都可能因为霉菌尿道炎的存在而加剧。尿潴留会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引起严重的下腹部疼痛、尿失禁等问题,长时间未处理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尿道炎病史的人群,应特别关注尿常规检查结果,以早期发现并预防霉菌性尿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