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口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15-30分钟,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减少伤口处的病毒载量,降低感染风险。
2.清创消毒
首先应迅速移除衣物,暴露伤口并评估损伤程度,随后轻柔地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清洁伤口。此举旨在防止继发性感染,促进愈合,并为后续医疗干预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以防加重患者不适感。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如果上次接种已经超过10年,则需要重新开始全程接种;若上次接种不超过10年,则不需要重新接种。由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对于被土壤污染的伤口而言,预防性接种尤为重要。此外,由于狂犬病疫苗并不能提供长期保护作用,所以再次受伤后仍需考虑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抗毒素。
4.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此措施针对可能存在的细菌二次感染提供安全保障。须监测药物敏感性及可能出现的耐药情况。
5.免疫支持疗法
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而锌则对伤口愈合作用有一定辅助效果。这两者都对促进身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在处理狂犬病暴露后,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伤口护理和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同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或其他疑似狂犬病的症状出现,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相应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