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液中有白色沉淀物是什么原因

高建军 生殖健康科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液中有白色沉淀物可能是由尿酸盐结晶、磷酸盐结晶、碳酸钙结晶、乳糜尿、真菌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酸盐结晶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过多时会在肾脏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可能导致尿液呈现白色浑浊。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进行降尿酸治疗,从而减少尿酸盐结晶的产生。
2.磷酸盐结晶
磷酸盐结晶是指尿液中的磷离子浓度超过饱和度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当其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尿液出现白色沉淀物。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含磷食物的摄入量,如动物肝脏、蛋黄等。
3.碳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是由尿液中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产生的,如果存在过量的钙离子,可能会导致尿液变白并有沉淀物。针对碳酸钙结晶,可以考虑口服柠檬酸钾缓释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降低尿液中的钙含量。
4.乳糜尿
乳糜尿通常由胸导管阻塞引起,使淋巴系统中的脂肪成分进入尿液中。脂肪在尿液中析出形成白色沉淀物。确诊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以恢复淋巴循环正常运行。
5.真菌感染
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泌尿系统,会引起炎症反应,此时免疫细胞会聚集于此处对抗病原体,脱落的细胞以及坏死组织混合于尿液中,进而出现白色沉淀物。若是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则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监测尿液颜色和质地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查来评估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