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中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过快、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饮食中铁摄入不足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当儿童日常饮食中缺乏铁质时,会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进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黄等来改善。
2.生长发育过快
由于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若食物中的铁含量不能满足其需要,则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红枣泥、猪肝泥等来补充铁元素。
3.铁吸收障碍
铁吸收障碍是指机体对摄入的铁无法有效利用和吸收,从而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可能导致铁储备逐渐消耗,影响红细胞生成,长期失血会造成铁缺乏,进一步发展为缺铁性贫血。对于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首先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因。例如,溃疡病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痔疮患者则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根治痔核。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皮肤、黏膜下毛细血管过度扩张为主要特征,伴随反复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缺铁性贫血。针对此病因,可以考虑应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还可以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预防出血。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以评估贫血程度和治疗效果。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做骨髓穿刺术、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造血系统疾病。
66
2024-02-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