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当炎症因子刺激外耳道时,会导致局部充血肿胀,从而出现闷胀和疼痛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2.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侵袭引起的中耳黏膜急性炎症反应。炎症会引起中耳腔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耳痛、耳闷等症状。对于病毒感染所致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改善病情。若是细菌感染,则需配合医生通过青霉素V钾片、氨苄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中耳长期存在炎症所造成的,炎症反复发作容易使耳内产生积液,此时就会有耳闷的现象发生。针对此类病症,如果是因为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以按医嘱用醋酸龙滴鼻液、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等药物减轻水肿,促进通气。
4.急性乳突炎
急性乳突炎通常由累及骨壁的急性中耳炎发展而来,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耳部出现闷胀感和疼痛。患者可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G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指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或者关闭不全,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捏住鼻子鼓气,每天数次练习,以帮助打开咽鼓管。必要时也可遵照医师意见采用咽鼓管吹张术、鼓室通气管置入术等方式改善不适。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保护好耳朵,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完善电子耳镜、纯音测听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