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治疗气促气短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治疗气促气短可以考虑中药调理、穴位针灸、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补肺益气、健脾化湿功效的中药方剂来缓解气促气短的症状。这些药物能够改善肺脏功能,调节气血运行,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的现象。
2.穴位针灸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电针刺激,通常每次治疗持续30-60分钟。此方法可增强体内气血流通,有助于舒缓呼吸系统压力,对于因肺虚导致的气促有良好效果。
3.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吸附于人体表面,在特定部位形成局部淤血,一般每次治疗时间约15-30分钟。此法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状态,对于缓解由气滞引起的胸闷、气促等症状有益处。
4.艾灸疗法
将点燃的艾条悬置于选定穴位上方,使温热感均匀渗透至体内,每次治疗时长依患者耐受程度而定。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因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气促等情况有所帮助。
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法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及脉诊,排除禁忌证并制定个体化方案。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利于辅助病情恢复。
66
2024-01-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