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选择非处方品种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按推荐剂量使用。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由特定物质引起的轻微至中度瘙痒及红肿现象;适用于轻度过敏反应。
2.皮质类固醇治疗
皮质类固醇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例如、等,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法适合严重过敏反应导致的系统性症状控制;长期使用需监测副作用风险。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A、甲氨蝶呤等,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血液学参数。这些药物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强度,有助于稳定过敏状态;针对反复发作且常规处理无效者适用。
4.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通常在医生监督下逐步增加致敏原暴露量,周期较长,可能需要数月至数年时间。该方法旨在训练机体逐渐适应致敏原,减少过敏反应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适用于已知致敏因子引起的小儿药物过敏。
除上述措施外,患儿家属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