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和菌血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方面。
1、定义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症状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菌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但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不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而是由于人体防御屏障的作用,病原菌未能侵入血液循环。
2、病因
败血症通常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菌血症通常是由于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强,细菌未侵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但不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引起的一种局限于血液中的感染性疾病。
3、临床表现
败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皮疹、关节肿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情况。菌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酸痛、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食欲减退、乏力等情况。
4、检查结果
败血症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计数升高的情况,而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菌血症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计数正常或者偏低的情况,而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可能不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5、治疗方法
败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菌血症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