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正常人血压偏低的原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正常人血压偏低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慢性肾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疗措施。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高血压病史,可能导致个体易感性增加,进而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对于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低血压,通常不需特殊处理。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以评估其变化。
2.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时发生的一过性血压下降,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有关。此时心脏泵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从而引起血压降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屈昔多巴、米多君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血压。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导致肾脏无法有效地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引起钠水平降低,进而影响血压。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是关键,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来维持营养均衡。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自身免疫、手术、放疗、碘-131等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或组织利用障碍所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下降。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会引起身体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大,从而升高血压;同时也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一步收缩外周血管,提高血压。针对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首先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治疗,然后配合医生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升压治疗。
建议关注血压波动情况,特别是清晨起床后的瞬间血压变化,以及长时间站立后是否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检测和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检查来评估血压偏低的具体原因。
66
2024-03-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