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体带菌
母体携带细菌,在分娩过程中通过破损的黏膜或伤口传染给婴儿。产前筛查和及时抗生素治疗是关键预防手段。
2.垂直传播
指从孕妇到胎儿或新生儿的病原体传播。可导致新生儿感染。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进行产前诊断和管理。
3.皮肤接触
主要经由皮肤微小损伤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以局部消毒、清洁为主,必要时使用外用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
4.呼吸道分泌物吸入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感染且难以控制病情发展。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呼吸支持和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5.消化道污染
食物或水中的细菌被摄入后可能导致肠道内细菌数量增加而引发感染。应严格控制新生儿的饮食卫生,提倡母乳喂养并确保奶瓶消毒彻底。
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需警惕并发症发生,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评估临床表现。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皮肤干燥清洁,避免过度穿戴以防汗液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