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多见于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多见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免疫功能缺陷、化疗后骨髓抑制、长期粒细胞减少以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这些因素导致患者机体防御机制受损,易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1.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
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和成熟。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主要防御力量,缺乏会导致易感。针对白血病的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可以减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善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2.免疫功能缺陷
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使得正常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抵抗感染。可采用干细胞移植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以恢复其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3.化疗后骨髓抑制
化疗通过杀灭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同时也会影响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祖细胞,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应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细胞毒药物进行化疗时,需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并处理粒细胞减少的情况。
4.长期粒细胞减少
长期粒细胞减少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对于存在长期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建议定期接受血液学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
5.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指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如HIV感染、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间接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用于HIV感染,控制病情有助于改善免疫状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皮肤破损和伤口感染,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疲劳,以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骨髓穿刺术、外周血涂片分析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66
2024-03-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