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心内膜上黏附、生长、繁殖所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该疾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在体内繁殖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心脏内膜发生炎症。手术虽然可以移除病变组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感染源,因此仍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此外,未完全治愈的心脏瓣膜问题也可能成为再次感染的隐患。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后的复发可能还与术后管理不当有关,如未严格遵守医嘱服用抗生素或存在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并定期监测心脏状况。患者应遵循医嘱,在术后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