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共识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临床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胸闷气短、头晕无力等。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也可以初步诊断是否为病毒性心肌炎。

3、心肌酶学检查

心肌酶学检查主要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通常考虑与心肌炎等有关,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4、病原学检查

如果患者在进行病原学检查时,发现心肌组织中存在病毒的情况,也可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5、心脏彩超检查

心脏彩超检查主要用于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则考虑患有病毒性心肌炎。

如果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昔洛韦颗粒、伐昔洛韦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不要长时间地熬夜,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影响正常的生活。

66
2021-07-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