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敷于患者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经过处,或者用酒精擦拭上述部位,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利用蒸发原理带走身体热量,从而降低体温,适用于紧急情况下暂时缓解发热症状。
2.适当补充水分
由于发热时体内水分会随汗液流失,此时需要增加饮水量来维持身体水平衡。适当补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及毒素排出,并预防脱水现象发生。
3.监测体温
建议家长每间隔4-6小时测量一次孩子的体温,记录并观察变化趋势。了解病情发展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也能发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4.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持续高温不降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则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开具处方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以免延误病情。
在处理儿童夜间高热且无退热药的情况下,应首先确保环境安全舒适,避免过度穿衣或覆盖过多被褥,以防加重散热负担。此外,若患儿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接受紧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