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吞食虫卵
绦虫卵经口腔进入消化道,在适宜条件下孵化成幼虫,然后钻入肠壁随血液循环迁移到回盲部,再从肠壁逸出至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通常需要连续用药3-5天。
2.人畜共用不洁食物
由于吃了被绦虫污染的食物,导致绦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进而引起绦虫病的发生。这些绦虫会在体内生长并产卵,进一步繁殖和扩散。患者可以到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摘除体内的绦虫,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3.粪口传播
绦虫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未经过充分煮沸、消毒等处理就食用了含有虫卵的食物,就会导致绦虫感染。针对绦虫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杀死成虫和虫卵,如吡喹酮片、氯硝柳胺胶囊等。
4.使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饮用未经处理的水中可能含有绦虫卵,当人们摄入这些卵时,它们可以在肠道内孵化成幼虫,随后发育成为成虫并定居于小肠中。对于绦虫病的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甲苯咪唑片以消灭成虫。
5.直接接触感染源
若直接用手抓挠患处后又进食,此时手上的寄生虫也会随着食物进入到身体里面,从而诱发绦虫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旋咪唑搽剂对局部皮肤进行涂抹,能够起到一定的杀灭作用。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食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定期进行体检以及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测是必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