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的区别在于病程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传染性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病程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起病比较急,病程较短,而慢性乙型肝炎一般病程较长,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症状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尿黄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的情况。慢性乙型肝炎一般会出现面色发黄、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厌油腻、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腹水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保肝护肝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等。慢性乙型肝炎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比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
4、传染性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不会传染,慢性乙型肝炎一般会传染。
5、病情程度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起病比较急,病情较重,而慢性乙型肝炎一般病情较轻。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