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痢疾的病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痢疾的病因可能有志贺菌属感染、沙门氏菌属感染、弯曲杆菌属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阿米巴原虫感染等,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原虫药物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1.志贺菌属感染
志贺菌属侵入肠道后,在黏膜下繁殖并产生毒素和内毒素样物质,导致肠黏膜出现炎症、坏死和脱落,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等。需遵医嘱使用以减少耐药性。
2.沙门氏菌属感染
沙门氏菌属通过食物或水传播,进入人体后可在小肠内繁殖,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样物质,引起胃肠炎或败血症,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
3.弯曲杆菌属感染
弯曲杆菌属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给人体,其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针对弯曲杆菌属引起的痢疾,通常采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环丙沙星片、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等。
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全身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脓毒症。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等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阿米巴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经口进入体内后,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形成包囊和裂殖体,释放出溶组织酶破坏肠壁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绞痛、腹泻、排出带血便等。患者需要接受医生指导,口服甲硝唑片、奥硝唑片等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进行抗原虫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有助于预防痢疾的发生。
66
2024-03-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