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垂体性尿崩症与肾性尿崩症的区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垂体性尿崩症与肾性尿崩症的区别在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中枢性尿崩症、遗传模式、肾脏对AVP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垂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引起的,而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的。
2.中枢性尿崩症
垂体性尿崩症属于中枢性尿崩症,因为其由神经垂体损伤引起;而肾性尿崩症则属于肾源性尿崩症,涉及肾脏处理抗利尿激素的方式。
3.遗传模式
垂体性尿崩症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而肾性尿崩症主要为X-连锁遗传。
4.肾脏对AVP反应
垂体性尿崩症患者因缺乏抗利尿激素,肾脏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大量低比重尿液产生;而肾性尿崩症患者的肾脏虽然有抗利尿激素,但无法正常响应,仍然会形成低比重尿液。
5.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测可以区分这两种疾病。垂体性尿崩症患者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尿液中的钠浓度也较低;而肾性尿崩症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可能正常或升高,尿液中钠浓度较高。
无论是垂体性尿崩症还是肾性尿崩症,都需要避免脱水,特别是在炎热天气或度运动时,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