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肠类癌内镜下治疗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肠类癌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通常使用高频电流,在内窥镜引导下精确切除小息肉。此方法适合处理位于大肠类癌附近的良性息肉,可减少恶性转化风险。操作过程中局部使用高频电流使组织凝固、收缩并去除异常组织。
2.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通过内镜下切除病变部位的黏膜层及部分基层,一般采用圈套器结扎后电切的方式完成。该手术适用于较大且较深的表浅型肿瘤,如早期大肠类癌。其能够完整切除病变组织,降低恶变率。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利用特定器械将病变组织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类癌等表浅型肿瘤。施行ESD能提供清晰视野并确保全部切除病变区域。
4.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将氩气喷射至病变处形成凝固点,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该方法可用于处理较小、数量有限的大肠类癌。其作用机制是利用氩气产生的低温效应造成细胞死亡。
5.内镜下激光治疗
内镜下激光治疗使用专用光纤导入激光能量至待处理区域,通过高能量密度光束烧灼病变组织。对于位置合适且体积较小的大肠类癌,该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原理是利用激光选择性地破坏癌细胞而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