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小儿疝气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小儿疝气的病因可能有先天禀赋不足、寒湿侵袭、饮食不当、外伤、久病体虚等,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由于小儿疝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是指胎儿发育过程中脏腑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脐部肌肉和筋膜薄弱,无法有效阻止内脏脱出。可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体质,如服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方剂以健脾固肾、强身健体。
2.寒湿侵袭
寒湿侵袭会导致机体气血凝滞不畅,易使寒邪凝结于局部而形成积聚,若寒邪侵入腹股沟则可能引起疝气的发生。可选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类药物进行治疗,如乌头汤加减或者防己黄芪汤加减。
3.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进而影响到肝胆的疏泄功能,当肝郁气滞时就会出现疝气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4.外伤
外伤后局部组织受损,容易诱发炎症反应,如果此时患者存在先天性解剖缺陷,则更容易发生疝气。对于此类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5.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正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从而痰浊瘀血互结成块,若痰浊停留于腹部,就有可能形成疝气。可采用健脾利水、消肿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应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加减。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同时,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便秘和过度用力排便,以减少腹压增加对疝囊的影响。
66
2024-01-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