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痰饮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

任培华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痰饮的形成可能与脾肾阳虚、肺气虚、饮食不当、外感风寒、外感湿邪等病因有关,其致病特点包括痰多、舌苔白腻、脉滑等。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如可遵医嘱使用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药物进行调理。
1.脾肾阳虚
由于脾肾阳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液和温煦脏腑,导致水湿停聚而生痰饮。因此可选用具有补益脾肾、温阳祛寒作用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四神汤等。
2.肺气虚
肺气虚弱,宣降失常,易使津液输布障碍,进而形成痰饮。针对此病因所致的痰饮,可采用补肺益气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例如服用玉屏风散等药物。
3.饮食不当
长期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产生痰湿,进一步发展为痰饮。改善饮食习惯是关键,减少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进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
4.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容易损伤人体卫表,使营卫不和,此时若正气抗邪无力,则寒邪入里,凝滞于肺,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导致痰饮内生。对于由外感风寒引起的痰饮,可以采取解表散寒的治疗方法,如遵医嘱服用荆防败毒丸、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
5.外感湿邪
外感湿邪侵袭机体,郁久化热,灼伤阴津,炼液成痰,痰浊上犯则见咳嗽痰多。针对外感湿邪所引起的痰饮,可选用燥湿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二陈汤加减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辅助疾病的恢复。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便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