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感染
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和酶等有害物质,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2.病毒性感染
由于病毒感染引起肺部黏膜出现充血水肿以及炎性分泌物渗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会引起咳嗽、咳痰的症状发生。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例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
3.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其产生的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可破坏肺泡壁,导致肺泡腔内渗出液积聚,形成肺炎。此外,免疫应答也参与了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常用药包括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等。
4.真菌性感染
真菌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或接触受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到肺部,开始定植并在某些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诱发炎症反应。抗真菌药物可用于治疗,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
5.过敏性肺炎
当患者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时,会导致机体无法抵御外界过敏原入侵,易出现反复发作的过敏性肺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如甲泼尼龙注射液、醋酸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复查胸部X光或CT扫描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还可进行痰培养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类型,指导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