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药物性肾损伤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药物性肾损伤可能表现为尿色改变、尿量减少、尿频、尿急、水肿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评估肾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色改变
如果儿童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导致肾脏受损,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尿色改变的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包括黄色、红色或酱油色等,通常伴随有血尿的症状。
2.尿量减少
当药物影响到肾小球的功能时,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引起尿量减少的现象发生。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的排尿量约为1-2L,而儿童则为800ml左右。若超过此范围,则可能是由于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所致。
3.尿频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会对肾小管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脱落,引发尿频现象。患者会出现频繁排尿但每次尿量不多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
4.尿急
药物经过消化道吸收后会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此时会引起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增强,导致尿急的发生。患者突然想要排尿并难以控制,常伴随着强烈的排尿欲望。
5.水肿
药物性肾损伤可能导致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从而使体内水分潴留,引发水肿。水肿通常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如足部、踝部等,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
针对儿童药物性肾损伤,可以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评估肾损伤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停用可疑药物、水化、利尿剂使用等,必要时需及时就医。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药物副作用,并定期带孩子复查,同时应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