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此时肥达氏反应中O凝集素和H凝集素水平升高。伤寒主要累及回肠下段,可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副伤寒甲
副伤寒甲由副伤寒甲沙门菌属感染引起,当其侵入人体时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此时肥达氏反应中副伤寒甲沙门菌O凝集素和H凝集素水平升高。此病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通常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3.副伤寒乙
副伤寒乙主要是由于摄入了被副伤寒乙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在发病期间,机体会针对入侵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此时肥达氏反应中副伤寒乙杆菌O凝集素和H凝集素水平升高。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以及中毒面容,重症患者还可能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的现象。
4.副伤寒丙
副伤寒丙是由于摄入了被副伤寒丙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机体会针对入侵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此时肥达氏反应中副伤寒丙杆菌O凝集素和H凝集素水平升高。常见症状包括持续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5.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IgM和IgG类抗普氏立克次体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肥达氏反应检测出来。典型症状为持续高热、皮疹、头痛、眼结膜充血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肥达氏反应可以用于诊断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斑疹伤寒等疾病。建议进行血液培养、尿液分析、便常规和培养等检查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在进行肥达氏反应前,需避免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至少8小时,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