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毒症发生肾性骨病的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毒症患者出现肾性骨病多是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铁负荷增加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1.钙磷代谢紊乱
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进而影响骨骼健康。这会导致骨质疏松和纤维囊性骨炎等病变。可通过口服碳酸钙片进行补钙治疗。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及骨骼矿化过程,从而引起骨软化症或佝偻病。可以通过日晒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纠正不足。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高磷低钙血症所致,此时PTH分泌增多以维持血钙水平,长期刺激下可导致异位钙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那卡塞片控制PTH水平,减轻异位钙化的风险。
4.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
肾脏是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场所,当出现尿毒症时,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功能下降,导致活性维生素D浓度降低,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骨质吸收,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PTH水平升高时,可以考虑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替代活性维生素D进行治疗。
5.铁负荷增加
铁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于骨髓腔内,形成“黑点”样改变,这是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对于存在铁超载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去铁胺注射液进行铁螯合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钙、磷、镁、铝等离子浓度,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或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
66
2024-01-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