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肌肉震颤的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肌肉震颤的原因可能有肌张力障碍、神经源性肌萎缩、缺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肌炎等,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由于运动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肌肉持续收缩而引起的,当这种异常活动影响到手臂时,就会出现手臂肌肉震颤的现象。抗胆碱酯酶药物如利血平、阿托品等可用于缓解症状。
2.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由神经元损伤引起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进而引发肌肉震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
3.缺钙
缺钙是指身体缺乏足够的钙元素,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和震颤。针对缺钙所致的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D钙咀嚼片等补钙制剂进行补充。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会导致代谢率加快,包括肌肉的代谢。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刺激肌肉细胞,使它们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从而引起肌肉震颤。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轻症状。
5.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横纹肌,临床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和肌酶升高。炎症反应导致肌肉组织破坏和修复,可能会引起肌肉震颤。皮质类固醇如、甲泼尼龙等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免疫系统对肌肉的攻击,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以排除电解质失衡引起的肌肉震颤。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有助于减少肌肉震颤的发生。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