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颈椎后循环缺血怎么治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颈椎后循环缺血可以考虑生活方式干预、非甾体抗炎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生活方式干预
建议患者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等,同时注意颈部保暖。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因长期姿势不当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疼痛,从而减轻对血管压迫,促进血液循环。
2.非甾体抗炎药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进而发挥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上述药物能有效缓解由颈椎病导致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对于存在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但需谨慎使用。
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在X线引导下将特制的金属网状管送至狭窄部位撑开以恢复血流。施行时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门诊或日间手术室完成。此手术旨在解除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术后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情况如出血、感染等。
4.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通过切开颈部前方皮肤和软组织,暴露并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刺,然后植入人工间盘或自体骨头进行稳定化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适用于因退行性疾病所致的神经根受压、脊髓功能障碍等情况。术后需要佩戴支具保护一段时间以促进愈合。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涉及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身体经络,可能包括电针或温针灸技术。针灸能够调节气血流通、舒缓颈部肌肉紧张,并且可能对某些类型的颈椎病有积极影响。治疗前后需注意局部卫生以防感染。
在治疗颈椎后循环缺血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6
2024-03-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