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汽吸入
通过将热水倒入盆中,然后用毛巾盖住头部进行蒸气吸入来实现。一次可重复数次。热蒸汽有助于缓解因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减轻耳闷、听力下降等情况。但需注意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
2.抗生素治疗
通常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疗程依据医嘱执行。此方法针对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有鼓膜穿孔者有效。长期使用时应监测肝肾功能。
3.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鼓室通气管置入术是在全麻下经外耳道后上壁进入鼓室,在鼓膜前下方开一小口,插入通气管至鼓室内,再从外耳道后上壁固定于软骨处。一般为门诊手术,少数可在局麻下完成。该手术旨在改善鼓室负压状态,促进中耳液体排出,恢复中耳通气功能。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有鼓室积液或积血者适用。
4.糖皮质激素喷雾
患者需要遵照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对准患处均匀地喷洒即可。这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和减少渗出,从而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和炎症,改善通气功能。
在治疗咽鼓管炎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漱口,有助于减少继发性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