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鼓胀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鼓胀的中医辨证可以考虑健脾利水、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健脾利水
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水分代谢,从而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因脾虚湿盛引起的鼓胀。从中医角度而言,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停聚而形成腹水。
2.疏肝利胆
通过药物调节肝脏功能,改善胆汁排泄不畅,缓解腹水积聚。该病症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所致。上述措施有助于舒缓肝气,促进胆汁流通,进而减轻腹水的症状。
3.活血化瘀
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桃仁、红花等,配合适当手法按摩腹部,旨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腹腔内积液。针对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之腹水有效。传统医学认为气滞血瘀会导致经络阻塞,进一步引发腹水积聚。
4.清热解毒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如黄连、黄芩等煎煮后口服;也可外敷相关药膏如金银花软膏、蛇床子软膏等。对于湿热蕴结所致者有较好效果。从中医角度看,湿邪易伤及人体阳气,使水湿停滞不散,此时若再受到外界热邪侵袭,则更易形成湿热互结之象,进一步发展为腹水。
5.补肾益气
可使用补肾益气类药材如党参、熟地黄等煲汤或熬粥食用;亦可通过服用相应成药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来调养。对于脾肾阳虚型腹水有益处。依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若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土,致使水湿停留于体内形成腹水。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利于病情恢复。此外,还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但需注意不要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腹胀。
66
2024-01-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