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反中医病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反在中医中可能由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瘀血停滞等病因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导致食物堆积于胃肠,久而久之损伤脾胃,进而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从而引起胃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针对脾胃虚弱的情况,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改善,如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
3.肝郁气滞
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舒肝解郁胶囊、柴胡疏肝丸等药物缓解不适。
4.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指体内水液代谢失调,痰浊凝结成块,阻碍了气血运行,使胃部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半夏厚朴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5.瘀血停滞
瘀血停滞则胃络不通,胃气上逆,故见胃痛、痞满、呕恶、舌质紫黯等症。可通过应用活血止痛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必要时,可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